据新华社报道,由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干细胞生物学分会组织制订的我国首个针对胚胎干细胞的产品标准——《人胚胎干细胞》标准在北京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正式发布。
紧随其后的是,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厚生劳动省专家委员会近期批准了庆应义塾大学使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研究人员希望通过移植使因事故等损伤的神经再生,恢复失去的运动机能和感觉。
其实,使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目前,国内国际上都有很多研究者在进行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他们从不同的干细胞、不同的使用方式着手,探索最佳的治疗方式。在广东,也已经有一些疗效令人惊喜的案例。
此次日本被批准开展的临床研究有哪些不一样?为何干细胞能帮助瘫痪的人站起来?目前国内此类研究又有哪些进展?
日本研究将为脊髓损伤患者移植iPS细胞
众所周知,胚胎干细胞可谓是“全能干细胞”,具有分化发育成人体所有器官组织的潜能。但自然的胚胎干细胞难以获得,iPS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上被寄予厚望。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是人们利用基因修饰技术,将已经失去了全能分化性的体细胞改造成具备全能分化性的胚胎干细胞。2006年,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率领的团队人工培育出iPS细胞,他也因此于2012年获得诺贝尔奖。
iPS细胞可以像胚胎干细胞一样,进一步的诱导分化成各种各样的身体细胞,比如心肌细胞、视网膜细胞,等等。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根据计划,庆应义塾大学的研究人员将为脊髓损伤2至4周内的4名患者进行iPS细胞移植,并确认移植的iPS细胞能否制造新的神经细胞,来修复中断的神经信号。
目前,利用iPS细胞进行再生医疗的研究非常活跃。不过此前相关的研究,移植的都是已经成熟的细胞和接近成熟的细胞。但庆应义塾大学研究团队将使用未成熟的细胞。这种细胞会在脊髓的损伤部位变为神经再生所需要的各种细胞。
研究团队已成功为损伤一段时间的小白鼠恢复运动机能,通过移植的细胞确认神经细胞得到了修复。如果同样能够修复人类患者的神经,那因脊髓损伤而瘫痪的患者,将有望重新站起来。
神经系统本身就蕴藏着再生的秘密
“神经系统是人身体中很重要的部分,平时我们看东西,想东西,运动,都是接受神经系统的调控。”中国科学院院士、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苏国辉介绍,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其中周围神经系统是连接我们手脚和躯干的神经纤维,而脑、脊髓和视网膜神经则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部分,脊髓是连接脑与周围神经系统的“桥梁”:大脑发号施令,而脊髓则将大脑的信号传达给肢体和躯干,使得我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控制自己的行动;而来自四肢和身体的感觉,也会通过脊髓传递给大脑,从而让我们获得感知。
当脊髓严重受伤时,这一“信号大道”就被阻断,人由此就与伤口以下的部分躯体“失联”了,不仅无法驱使肌肉骨骼的运动,也失去了感觉。
脊髓损伤影响了患者特别是年轻患者的一生,除了不能走路以外,还会让他们无法正常大小便,以及失去部分性功能。
但其实,神经系统本身就蕴藏着再生的秘密。
大家都知道,在一定时间内,外科医生能将伤者的断肢、断指的神经重新接上,恢复它们大致的功能。断裂的脊髓神经是不是也可以通过手术接通,长回原状呢?遗憾的是,这条路走不通。
苏院士说,支配着四肢和躯干的周围神经系统有再生能力,因此损伤之后,外科医生可以通过手术,让神经重新长好接通。然而,中枢神经系统的再生能力却非常低。
周围神经系统能再生的秘密在于施万细胞(schwann,又名雪旺细胞)。
苏国辉介绍,施万细胞是周围神经系统里的胶质细胞,构成了神经元生长的“微环境”,在神经元受损时,施万细胞表面的基膜能分泌神经营养因子,保障受损的神经元也能存活,促使神经轴突再生。
而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胶质细胞叫作少突胶质细胞,它们不仅无法分泌这种能促进神经生长的因子,反而会产生抑制因子,阻止损伤的中枢神经再生。
这也太不公平了吧?同样都是神经细胞,待遇差别这么大!
不过,进化的设计,却自有它的道理:中枢神经系统掌管着人的思维以及全部的行为,实在是太重要了,再生时万一“搭错线了”怎么办?为了安全起见,身体宁愿舍弃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再生能力。
苏院士还补充表示,相比儿童,成人的中枢神经细胞的生长能力明显降低。因此,成年人的脊髓受伤后,能被修复的概率更低。
但是周围神经系统的再生能力却给了研究者们很大的启发。“从这个原理出发,我们现在主要治疗脊髓损伤的方向第一就是想办法改善微环境,第二是提高神经细胞的再生能力。”苏院士说。
干细胞如何发挥神奇作用?
干细胞被神经学家们寄予厚望,来改善脊髓、大脑或者眼睛里的中枢神经的再生能力。
“干细胞可以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将干细胞放进损伤的脊髓处,它们分泌的神经营养因子可以像施万细胞一样形成促进神经生长的微环境,有利于损伤的脊髓恢复活力。”苏院士表示,目前来说,这种方式相对可行性比较高。
干细胞发挥作用的第二种可能性是,由于干细胞可以诱导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因此可以通过把干细胞引导分化成需要的细胞,并植入损伤处。“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分化的干细胞还需要跟原来断掉的健康神经细胞连接起来,但目前这个问题还没有被完全解决。”苏院士说。
此次庆应义塾大学被批准进行的临床研究,就属于这一类。如果日本这项研究能够成功使得神经细胞再生,并发挥功能,重新连接起中断的神经信号,无疑将非常令人鼓舞。
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慢性脊髓损伤患者的脊髓中形成了一个个的空洞。干细胞的第三种可能的作用,是可以帮助修复这些脊髓空洞。
研究者们将干细胞注射到这些空洞的上下两点,“我们猜测注射进去的干细胞可以生长并填满脊髓损伤处的空洞,充当自身神经细胞生长的桥梁,同时也可以分泌神经营养因子促进神经系统的修复。”苏院士说。
2017年8月18日上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骨科病房,因车祸导致脊髓损伤、下肢瘫痪了14年的64岁患者陈双喜奇迹般地从轮椅上站了起来,并能缓慢地迈开脚步。
陈双喜接受的治疗就是这第三种,叫作“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蛛网膜下腔治疗”,也就是将脐带里的间充质干细胞注射进脊髓的蛛网膜下腔中,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骨科主任戎利民教授团队开展。
团队用这种方法治疗了22名脊髓损伤患者,其中75%的患者明显改善了大小便不能自理的情况,可自行排便,而陈双喜是其中效果最好的。
在戎利民教授团队开展这项临床研究项目的同时,苏国辉院士团队也在探索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能性。
2016年底,苏国辉院士团队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发表在了国际权威期刊《细胞移植》上,引发了广泛关注。
“我们给慢性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了移植干细胞的治疗之后,再给他们配合一个长达六个月,每天3—4个小时的高强度康复训练。”苏院士介绍,这项研究进行了四五年,联合了国内三家单位共同参与。
结果令人惊喜,经过3—6个月密集的治疗和康复训练,75%的患者行走能力得到了部分恢复。60%接受了干细胞治疗的患者,膀胱功能也得到了恢复。核磁共振的结果也显示,患者的神经纤维得到了再生。
“我们还了解到,神经损伤之后,并不是所有的神经纤维都断了,还有一些残留的神经纤维是完好的,只是失去了功能,一些训练可以刺激这类没断但失去了功能的神经恢复功能。”苏院士说。